今天我们继续分享一些Craig在技术上的心得体会,包括Leica 在不同ISO下的表现。原文《徕卡Q——六个月测试考验》很长,小编整理翻译了部分,如果感兴趣的话,可以在原网站看更多样片和英文评测。
作者:Craig Mod 君峰徕卡翻译,转载请注明出处
不得不说,Leica Q的暗部很赞。多年来我一直习惯性地让照片稍稍欠曝以保留高光部分细节,而现在我依然这样做,因为我知道Leica Q的DNG格式能在暗部保留出更多值得品味的地方。 举个例子,这张照片是跨年夜时拍摄的。一群人举起一个巨大的燃烧的火炬走向神社举行新年仪式。 这些细节很微妙,但又全部隐藏在照片中;火焰的光和形状以及背景的细节:石灯的样子,火焰后面和旁边的男人,还有拎水的男人脚下的光斑。
放大裁剪后: 1/125s ISO640
尼康和佳能的效果也是如此吗?可能吧,但是它们会像Leica Q一样小巧、便携、容易使用吗? 或许不能。
1/640s ISO100
我买了一块备用电池,但几乎没有使用过。一整天使用下来,大概拍300多张照片,电量会比较低,但从没有到过0。不过即使这样,我依然保持多带一块电池的习惯——为了以防万一,也能让我更安心地拍摄。
不过遗憾的是,Leica Q不能通过USB充电,这就意味着你必须要带着一个充电底座。我希望以后徕卡可以更新固件可以让电池能够通过USB充电,不过貌似不太可能。
Leica Q是第一台在我用到ISO 3200时依然感觉舒服的相机。最初的两个月,我最慢用到1/60s的快门,最高将ISO设置到3200。
1/60s ISO2000
我现在最高可以开到ISO 10000,快门上限是1/120s。不过很少情况下会用到这么高的感光度,技术上Leica Q最高有ISO 50000,但我从来没有使用过,因为即便是弱光拍摄,ISO 6400也足够了。另外说一句,基本上ISO10000以内都是可以看的。
1/125s ISO1600
我想强调的是,1/60s确实已经很慢了,当用到这个快门速度时,很多时候避免不了你自身和相机的抖动。在实际拍摄中,我发现基本上1/120s的快门速度就不会错过画面了,又因为Q在高ISO时的良好表现,在需要减少进光量时,我会倾向于使用更快的快门而不是降低ISO。
下面这组是拍摄于Eikoin庙的除夕仪式,从ISO 10000到ISO 1250,大家可以看一下对比:
我喜欢最后一张,因为它保留了所有Leica Q的优点。下面是放大裁剪后的细节对比,你们可以更直观地感受到 ISO质量的变化: Leica Q的WiFi功能让人惊喜,对应的手机APP搭配使用起来也很方便。当你设置好后,就可以将相机里的照片直接传到手机里,速度还挺快;另外还可以用手机遥控拍摄,能够很好地操控相机(虽然我只使用过几次这个功能,所以不太清楚什么范围内是可操控距离),应该是个值得探索的有趣功能。
东京后街 1/60s ISO1600
买Leica Q其实相当于买了一支镜头,很多功能都可以直接通过镜头控制——光圈、自动/手动对焦、微距模式切换,以及对焦距离。
我想我可以再强调一遍,99%的拍摄都可以只通过控制镜头完成,一旦你设置了自动ISO,就几乎可以不用去碰机背上的按键了。调整光圈,转动对焦环,按下快门,释放。其他的,就交给Leica Q吧!操作如此方便,让Leica Q的使用体验如此愉悦。
1/125s ISO1000
我大部分时间使用的是等效35mm、40mm或50mm的镜头,相比之下,28mm的镜头感觉更宽广,你一旦适应了这种视野,我敢保证,这会是个令人舒适愉悦的世界。(另外,经常用手机拍照的话其实会很轻松地适应这种视角,因为iPhone大致就是28mm的)
1/125s ISO3200
这支镜头有戏剧化效果。如果最大光圈只有F2或F2.4的话,就不会有太多震撼效果了,但是Q这支28mm的镜头可以开到F1.7,拍出来的片子会更像是超自然的电影。出片的色彩、暗部细节的丰富程度、精确的自动对焦,这一切组合起来都会让我感觉在看电影画面。我想,这就是大家一直在讨论的徕卡味道。
1/2500s ISO100
1/3200s ISO100
无论是自动对焦还是手动对焦时,Leica Q的快门都很轻很安静。Q的这颗快速镜头得益于电子快门,就算光线很弱,也能工作。Q的镜头自带一个遮光罩,黑色八角形的,很帅气,完美平行于镜头,我也从来不担心它会掉落或者遗失,因为它可以固定得很紧。
另外,我还使用B+W的UV镜,这也就意味着,我从来不用镜头盖。没有原因,我只是在不使用的时候把Q放在包里,其他时间我都始终准备好,随时拍摄。
Leica Q,用一句老话说,它“上得厅堂,下得厨房”,外观很经典、紧凑,但是功能也不妥协,精确、完美。我会用黑胶带把红色徕卡标遮住,因为我不需要在拍摄时宣传我使用的是什么相机,它本身就已经让我兴奋。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