本帖最后由 快乐老胖 于 2015-1-30 09:09 编辑
周末,陪江南来津的徒弟与强哥一道前往天津五大道街拍,对于外地人天津的五大道很是向往,尤其是央视9频道播出的《五大道》纪录片后;而对于生活在天津的人们,五大道同样也很神秘。他也是摄影人极佳的取景场所。被誉为“万国建筑博览群”。 五大道在天津中心市区的南部,东、西向并列着以中国西南名城重庆、常德、大理、睦南及马场为名的五条街道。天津人把它称作“五大道”。这里汇聚着英、法、意、德、西班牙等国各式历史风貌建筑230多幢,名人名宅50余座。这些历史风貌建筑在建筑形式上呈现出丰富多样的特点,例如文艺复兴式、希腊式、哥特式、浪漫主义、折衷主义以及中西合璧式等,构成了一种凝固的艺术。 2011年,被天津市规划局确定为五大道历史文化街区。 天津最早的小洋楼住宅,多为开辟租界的洋人们居住。那时五大道地区还是一片水洼苇荡。洋人们的住宅挨着办公区,靠近解放路一带,还有一些在河东原意大利租界的马可·波罗广场周围。进入20世纪后,由于时势变化,天津在中国的位置变得极为特殊与重要。一方面社会与朝政更迭变幻,租界成了政治的避风港;另一方面天津得地理,交通与海关之利,充满了商机。这一带成了天津名符其实的富人区。 五大道19世纪末20世纪初,五大道地区原是天津城南一片坑洼塘淀。在这片荒芜的土地上,散落着一些窝棚式的简陋民居,当时有“二十间房”、“六十间房”、“八十间房”等似是而非的地名,后划为英租界。1860年12月17日天津英租界开辟,五大道地区被划为英租界。1911年辛亥革命后,许多清朝皇亲国戚、遗老遗少从北京来到天津租界寓居;另外许多富贾巨商、各界名流、红角、北洋政府时期的要人也曾在此留下过足迹。一些北洋政府内阁包括总统、总理、总长、督军、省长、市长等各界名流人士百余人下野后在此寓居,力图东山再起。五大道成为“国中之国”是因为社会与朝政更迭变幻,租界成了政治的避风港,而且天津得地理、交通与海关之利,充满了商机。 五大道,作为天津租界市政园林和民居建筑的典型代表而别具特色,第一,它形成了姿态万千的西式建筑群体景观;第二,建筑的私密性构成了深幽寂静的街市风格;第三,近代许多政客买办、达官显贵居于此。 五大道路上要说的故事很多,可拍摄的景点更多。今天我只是呈上之一,都是在民园附近拍摄的。今后一有时间,我会常常来此街拍,奉献给大家。 此行使用的是:徕卡R6.2全机械胶片老相机,R24/2.8老头,并使用了依尔福pan100黑白胶卷。自我感觉很有味道,胶片的质感很强烈。请各位看官批评指正。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