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
摘录自《摄影世界》2004年7期 作者:宋刚明
徕卡M系列相机几乎是个神话,半个世纪不变的脸,极简单的功能,绝不妥协的制作,它位居谁都想颠覆,但谁也没有得逞的顶尖地位,它的优点、它的不尽人意,说不尽道不完,以至于只要谈徕卡,场面就热闹了。说它好的,声情井茂,说它不怎的,也是振振有辞。据说在英国,一些绅士并不拍照,身上也常挂一台徕卡,作为有身份的象征。日本是相机生产大国,却拥有世界上最多的徕卡迷。在徕卡身上,蕴藏着大多的神话,以至有时失掉了一些真实感。可以说,徕卡早已超越了作为工具的地位,己上升为一种文化现象。
有一种东西叫个性,要伺候好个性这个东西你得有点耐心
好东西的个性都很突出,也可以说是最不好侍候的,徕卡也不例外。
从1953年徕卡推出M3至今,50年过去了,那式样就没变过,这整个就是对人类喜新厌旧天性的一种“强暴”。在这全世界的相机都以自动化为诉求的时代,徕卡基本是个什么都不干的相机,侍候徕卡就如同侍候脾气古怪的大家闺秀,侍候不好,你就等着瞧吧。
徕卡装卸胶卷的方式在世界上独一无二,上下胶卷就如同从生不下蛋的母鸡屁股往下抠鸡蛋。你如有地方坐下,又有时间从容干活,那还可以留点面子,慢慢取下底板,放在桌上,再抠出胶卷,推进另一个。但摄影人都是慌忙火急的主儿,不然怎么叫抢镜头呢?再者用徕卡多半是室外作业,哪儿有坐的地方。这时换胶卷就有点犯难了,你的衣服有兜,那还可以先把底板存在兜里,虽然有时一急,你不知放哪个兜里了,但终究还是能找到。如果你穿的衣服没兜儿,那就有点不雅了,你得用腋窝夹着,或者更狠狈地用腿夹着,时时小心,生怕掉落地上。往往是怕什么来什么,好在底板厚,摔几次也没大碍。
虽然徕卡号称它的三叉式的上片轴是世界上最容易上胶片的,但你千万不要以为把胶片往里一推就万事大吉了。用徕卡如果没拍过空卷,你就等于没用过徕卡,望着冲出来的透亮的底片,你千万要想得开,徕卡的卷片装置确实太好了,好到上片没上片,卷片的阻力如不仔细分辨,几乎没什么差别。这大概是你开始体会徕卡所必须付出的代价,胶片分明没挂上,卷片的感觉一样丝丝人扣,所以如果有人在悠闲地拿着未装胶卷的徕卡相机,卷一张按一下快门,你千万别以为他没事干,那感觉与真实拍照没什么两样,因为徕卡是可以把玩的。
|
|